2018年5月22日上午,广东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省级培训,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馆开幕,笔者有幸参加了本次为期2天半的培训,特将培训学习期间的点滴收获与各位分享。
一、学习与理解核心素养
前些年就耳闻核心素养之词,一直未静心去了解,培训学习期间,听各位专家谈核心素养,强烈感受到核心素养是教育根本任务“立德树人”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。
核心素养分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(三大领域,六大素养,十八种表现,见表1)与学科核心素养,其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见表2。
表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
(一)文化基础
1. 人文底蕴:(1)人文积淀;(2)人文情怀;(3)审美情趣;
2. 科学精神:(4)理性思维;(5)批判质疑;(6)勇于探索;
(二)自主发展
3. 学会学习:(7)乐学善学;(8)勤于反思;(9)信息意识;
4. 健康生活:(10)珍爱生命;(11)健全人格;(12)自我管理;
(三)社会参与
5. 责任担当:(13)社会责任;(14)国家认同;(15)国际理解;
6. 实践创新:(16)劳动意识;(17)问题解决;(18)技术运用.
表2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与数学内容、特点的关联

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,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,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(理性思维、批判质疑、勇于探究)、学会学习(乐学善学、勤于反思、信息意识)和实践创新(劳动意识、问题解决、技术应用)上。
要充分理解核心素养,还需仔细品读与研究教育部制定的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(2017年版)》,并且结合核心素养训练与培养的教学实践,积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核心素养的理念。
二、新修订课程理念熏陶
为期2天半的培训学习,共有5位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,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理念。虽然高强度的理论灌入学习难有高效,但也有一些理念深深的刻画在脑海之中。
8月22日上午的通识培训中,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张民生教授强调,我们的教学将从知识链为主,转化到以能力为主;每单元实施备课,落实能力培养;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、教练和伙伴;新课程注重基于问题进行情境教学,基于真实情景设计考题。
8月22日下午的学科培训中,华南师大何小亚教授以其快乐课堂的风格,强调在快乐中学习数学(数量关系、空间形式、模型结构)。
8月23日上午的学科培训中,人教社章建跃博士要求用旧教材教出新思想,强调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化,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体现数学学科特点。数学教学必须以内容为载体,在过程中落实数学思想方法;新课程的教学中,必须抓好四基(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思想、基本活动经验)和四能(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),并且注重数学问题的实质,例如:一次函数刻画匀速变化,二次函数刻画匀加速变化,指数函数刻画比值常数变化,三角函数刻画周而复始的变化。章博士还强调,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灵魂,教学中要遵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,且注重推理和运算。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,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。
8月23日下午的学科培训中,深圳中学郭慧清老师多次举例,通过一个个的数学问题,多角度阐释数学知识、方法与思想。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,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思想方法,学会如何学习。
8月24日上午的学科培训中,省教研室高中数学学科徐勇主任指出上一轮课改的不足,要求新的一轮课改,必须落实选修课程及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摸着石头过河,稳妥进行新高中数学教学。徐主任强调,一线教师需要认真读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,重视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导性,认清高中数学教学现状(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基本没变、数学教学传播方式没变、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没变、数学教学评价工具没变),讲科学重实效,严守教学基本规律。徐主任指出,我们的教学实践面临挑战,例如:课标教学内容的落实;信息化的开展;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;文理不分科的教学问题;三新一旧的困境等。
三、教学实践工作的思考
面对2018年秋季即将进行的新修订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数学教学,笔者有许多困惑。
1. 教材的选择
参加培训的同仁,最大的困惑是旧教材下如何实施新修订课程的组织教学。学校教材的征订及教师根据新修订课程对内容的删减,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及一线教师的重视。
2. 评价的改变
新修订课程标准下的教学,如果评价方式不发生实质性改变,最终结局将依然是怎么考怎么教。一线教学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,认为必须针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制定详尽的评价指标及细化方案,并且以一定的比例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,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3. 技术的融合
笔者虽即将年过半百,但依然酷爱新的技术,也敢于尝试将新的技术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。然而,“怎么考怎么教”的形势下,学校以成绩论英雄的压力,学生以刷题提高分数的愿望,都使自己不敢大胆进行技术的融合,仅仅只是偶尔玩玩,适时调动一下学生的兴趣,虽然知道技术融合之下的教学,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探索创新的能力,但在评价未改变的形式下也无可奈何。
4. 学生的减负
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,不再划分文理,在之前必修内容及选修2系列内容的基础上,进行了适当的删减。从内容来看,学生减负了。但三年之后的考试评价如果难度不降,评价学生及评价学校的形式不改变,那么减负也仅仅是画饼充饥。
面对新修订课程标准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,我们需要积极备战!
2018年5月24日 写于 广州
附:学习参考资料
1. 教育部关于印发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(2017年版)》的通知 及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PDF文件
http://www.moe.gov.cn/srcsite/A26/s8001/201801/t20180115_324647.html
2. 推荐杂志:
《数学教育学报》2018年2月第27卷第1期(总第118期)
高中数学课程标准
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关键问题 史宁中(8)
高中数学课程标准“修订思路”“组织”及“过程” 王尚志,胡凤娟(11)
21世纪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“成就”“问题”与“挑战” 吕世虎,鲍建生,缴志清(14)
深度理解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(2017年版)》 胡凤娟,吕世虎,王尚志(18)
关于高中数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新思考 黄 翔,王尚志,张思明,等(22)
高中数学课程目标的新发展 黄 翔,吕世虎,王尚志,等(27)
3. 2018年广东省新课程培训讲座PPT及资料(数学)
http://www.gdzssx.com/down/list.asp?id=489


|